首页 / 科技 / 构建“三区模式”,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高地

构建“三区模式”,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高地

科研团队在四川锦屏山地下2400多米深的实验室。
2024年的第一个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一群年轻人已经出发前往四川锦屏山地下2400米的实验室,开始了第二代暗物质探索实验——这是已经持续了10多年的暗物质探测。而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校承担的“深远海全天候驻留浮式研究设施”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打造世界领先水平的长时驻留的科考平台……
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海交通大学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围绕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集中区、自由区和融合区的“三区模式”,提升有组织科研体系效能,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升高校创新策源能力。
打造战略导向“集中区”,布局未来新格局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把自身建设和创新发展需求紧密对接,带来发展的“乘数效应”。一批重要原创成果应用于华龙一号、天问一号、北斗等重大工程或装备,以及鸿蒙操作系统、新能源重卡、大型邮轮等关键领域。同时,学校聚焦海洋强国、健康中国、数字强国、双碳目标等战略需求,启动“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大能源”等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效能和贡献。
以“大海洋”行动为代表,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学校构建从“工程”到“科学”,从“科研”到“产业”的一体化组织实施架构开展体系化攻关。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学校在长兴岛基地投资建设上海长兴海洋实验室;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学院;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建极地生态保护研究所;与中国船舶集团建立海洋装备前瞻技术研究院并联合设立前瞻创新基金。
同时,学校积极推动深海开发、建设深水半潜生产储油平台、研发全海深无人潜水器,研制“曼塔号”深海采矿装备、启动深海生命计划。谭家华教授团队设计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成为南海造岛功勋,实现了从“进口管制”到“出口管制”的重大转变,为国家海洋战略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探索前沿导向“自由区”,推动“大科学”新范式
科学研究要鼓励自由探索科学前沿,同时需要有突破性的政策鼓励更多高风险基础研究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作为科研特区,构建起聚焦宇宙起源等物理前沿最重大和根本的科学问题,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联合攻关的大科学范式,并通过大科学装置集群,向深地、深空、深海不断探索——在四川锦屏地下实验室,物理天文团队完成两代暗物质探测实验,对暗物质可能具有的电磁性质给出了世界上最好的测量结果;在青海高原建设冷湖光谱巡天望远镜,寻找宜居星球;在南海3500米水深建立深海望远镜,探索宇宙射线的起源及其基本规律。
好的制度,更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科研、教育、人才的一体化部署。在原创策源端,学校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布局“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研究。此外,学校还统筹近2亿元自有资金启动“交大2030”计划,支持高风险大胆探索和非共识研究、颠覆性技术,支持学者勇闯无人区勇攀科技高峰。
学校面向全球征集并发布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引发各界关注,设立的“交大之声”交叉策源论坛活动,打破学院学科壁垒,推动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同时,在校友支持下设立“睿远科技大奖”,激励师生校友在基础研究领域获得世界级原创成果,在应用研究领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作为承接上海高校基础研究高地建设任务的管理服务新型载体,学校还建立思源研究院,打破传统评价体系,建立10年长周期稳定投入机制,让科研人员能够“坐稳冷板凳”,潜心自由探索。
同时,学校在张江建设上海交通大学高等研究院,布局人工智能、未来材料、合成生物等前沿方向。以交叉融合为核心,为优秀科学家从事“顶天立地”的研究提供条件。生命科学与海洋装备技术的交叉推动了海洋生物研究;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交叉,让DNA存储海量数据从设想变为可能;人工智能与各学科的全面交叉融合,有效推动了学校生物化学、基因测序、医学影像、神经科学等各领域的发展,并在新能源材料、化学合成路径设计、疾病靶点预测、新药研发、智慧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建设市场导向“融合区”,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附近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目前已入驻硬科技企业3000余家,包括上市企业9家、“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13家,估值超10亿元企业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00余家。这些企业中,交大系的“教师圈”、“校友圈”和“朋友圈”企业占绝大部分。
学校积极布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领域,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打通科技策源的“第一公里”和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比如,学校整合成立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作为全校科技创新业务的综合性管理机构,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全面激发人才活力。学校积极承担国家改革试点任务建设成果转化的“小岗村”,自2020年赋权改革试点至今,已经形成“1+5+20”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目前完成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项目340余项,合同总额近30亿元,比改革前翻了两番。其中,交大科研人员直接持股科创企业157家,总市场估值超800亿元,学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建成校企联合研发平台近200个,合同经费超30亿元。
学校还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单设置了高级职称通道,已有部分人员经教授会议、外部同行评议、校级评审会议等程序,晋升为成果转化系列的研究员,系列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同时,学校还通过强化与龙头企业协同创新,持续突破“卡脖子”难题,不断推进未来产业技术策源,先后与国家电投、宁德时代联合建设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和溥渊未来技术学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及创新链的有机连接。2023年12月,学校与上海国投公司集聚优势资源,成立由上海国资母基金与上海交大等各方联合总规模10亿元的科创基金。
目前,学校全面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区域创新发展,在徐汇、闵行、张江、崇明、临港等地开展分校区或研究平台的布局,推进科技成果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