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次“科技”,70次“创新”,43次“科学城”,132次“产业”,24次“人才”,17次“科研”……在深圳市光明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成为高频词,也是这座科学高地最鲜明的气质。光明已成为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
2023年,光明向光而行,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全部超预期完成年度目标,发展成果更有“温度”,科学答卷更有“厚度”。几个关键指标,可以窥斑见豹:规上工业增加值1006.97亿元,增长9.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预计925亿元,占GDP比重突破60%。未来产业企业超过140家。上市公司增至32家,国高企业突破2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751家,其中“小巨人”企业56家;全年引进落地项目864个……
当下,在加快建设好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征程上,光明如何激发新动能、夺取新胜利、塑造新优势?
伴随深圳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科学设施、世界顶级的第四代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开工建设,光明科创资源正加速集聚。去年,光明科学城规划布局的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在建和运营数达到20个,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
从今年两会报告看,光明科学城的创新载体快马加鞭,超算二期机房楼封顶,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装置正式运营。大院大所也加快引进,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揭牌启用,香港理工大学深圳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深圳)等9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同时,加快大科学装置“投建运转”,打造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大科学装置集群,加快形成强大科学磁吸效应,光明的“科学味”更浓了。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有不少难点,其中一大“硬骨头”便是原始创新。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制约,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投入跟不上,缺乏源头创新的底层逻辑。只有高质量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供给,才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光明科学城以源头创新为引领,通过高水平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深度融合研究型大学和基础研究机构,促进创新扩散联动,产出一批高质量原始创新成果。与传统科研遵循“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开发运用”的线性不同,光明科学城更加注重应用引发的基础研究,实践在产业需求的最前沿催生创新成果的新范式,推动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
正如深圳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孙华明所期许,光明要从大处着眼,更加注重原创性、引领性、系统性改革,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光明力量”。
“光明众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都在倾情投入、日夜奋战,希望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新发明,占领科研经济新高地。”在本次两会上,区政协委员陈建民如是感慨。
从基础前沿方向到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这是光明从0到1激活科技创新动能的必然路径。
实际上,科技创新路上的另一个“硬骨头”正是成果转化。一些业内人士指出,科研经济存在一种尴尬: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高大上”,企业用不上;而国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又不愿做或无力去做,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市场需求与科研供给处于严重脱节的状态。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何赋能产业?当科学遇上产业会碰撞怎样的火花? 本次两会,光明给出了答案:向科学赋能迈进。
科学赋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成果转化。2024年光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果转化能力正持续提升,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式落户光明。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投入运行,精密仪器设备、神经系统疾病干预技术等2个概念验证中心获市级认定,新材料中试产业化基地等专业验证平台建成投用。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新增33个、区级孵化器新增6个。全市率先试点“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市区联动重点专项,推动企业承接17项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创新联合体数量突破50个。
目前,以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陆续投用,创新载体从建设为主转向建设运营并进。而在信息领域,光明科学城布局的“鹏城云脑”网络智能大科学装置,建成后将促进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应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科学无处不在,需要攻关的科技问题实际上都来源于各行各业的生产实践。真正解决问题的科学家一定有行业背景支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认为。
光明日益成为大湾区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主战场。这座科学之城,正在着眼“0-1-10-∞”的创新全过程,为城市发展带来“核聚变”效应,全力服务国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将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疏通双向链接的“双车道”。
光明日益成为大湾区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主战场。这座科学之城,正在着眼“0-1-10-∞”的创新全过程,为城市发展带来“核聚变”效应,全力服务国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将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疏通双向链接的“双车道”。
以新质生产力激发新动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就必须落棋到企业主体本身,更关注创新链路、产业链路,“串珠成链”,既看重“珠”也看重“链”——这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
从珠到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光明有何成绩单?从产业能级看,稳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突破六成,未来产业产值增长超7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751家、“小巨人”企业56家,入选“2023年全国工业百强区”。建成产业项目18个、开工25个,全年引进国药GE、西门子、海尔等优质项目超700个。
需要留意的是,本次党代会和两会上,都特别重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明确提出支持大企业“顶天立地”,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创新主引擎作用。
在这样的理念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就顺理成章。去年,光明重点产业集群加速壮大,产业发展也从点状发力逐步向集群化迈进,以链主企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产业集群全面跃升。比如,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规模超五百亿,智能传感器成长为百亿级产业集群。
激发科技创新动能,金融又是一大关键变量。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倡的“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契合,去年光明“科技金融”可谓密集出招、乘势生长。比如,出台支持科技金融发展若干措施,成立光明科学城创投联合会,举办光明科技金融大会,开展深圳创投日走进光明,发起“百亿级”光明科学城母基金,落地总规模75亿元的智能传感器、合成生物、脑科学3支市级产业基金,设立光明致远、软银欣创医合等子基金。
产业链路创新元素齐备,未来如何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光明区给出了答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照部署,2024年,光明区将在继续壮大合成生物产业、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等未来产业的基础上,瞄准电化学储能、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细胞和基因等产业发展风口,找准细分赛道精准发力,并对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智能传感、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提出整体产值目标。
创新动能背后的关键变量是人。如何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同样是光明的必考题。
从“答卷”来看,光明人才高地初具规模。全市率先出台海外引才专项奖励政策,实施全市首个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培育行动,首推“才享光明”人才综合服务平台,集聚院士团队超20支、高层次人才2500余人。去年有94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25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万件,同比增长24%。
科学氛围日渐浓厚。成功举办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深圳企业创新发展大会、首届国际生物科技创新与投资大会等国际性论坛峰会,吸引百名国内外院士、万名“政产学研用资”代表齐聚,光明的“科学影响力”大幅提升。
那么,荟萃天下英才,光明有何独到之处?其中一个“招法”是敢为人先。比如在深圳率先推出海外引才伯乐奖,又发布深圳首个区级“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面向全球发布招贤令。
另一个“招法”是不拘一格,突破常规引进顶尖人才。比如率先实施“一事一议”面向全球引进战略科学家,提供科研经费、团队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包”,给予最高1000万元自主支配科研经费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响应这份动员令,光明构筑特色“人才金字塔”。
何谓“人才金字塔”?相关人士阐释,依托大科学装置、科研院所集聚优势,强化平台聚才、以才聚才,大力引进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塔尖”人才,为原始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光明区进一步明确人才认定标准,大力引育卓越工程师、科技型企业家、科技型职业经理人等“塔腰”人才,为科研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尽快制定基础人才引进方案,发挥光明科学城人才港作用,壮大基础性“塔基”人才队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成长壮大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与人才心心相印,光明区党代会报告里描绘的愿景让人心生向往:把科学元素融入城市,打造科学漫城、文化润城、烟火满城的人才“梦家园”。
“希望光明区政府借鉴更多经验,对辖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同时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光明区政协委员廖德南如是希望。
委员们的期许,都正在一一兑现。近年来,光明从制度型开放和政策保障等维度打开“施政锦囊”,加大探索力度,配置全球要素资源,不断营造生态气候,厚植科技土壤,让创新活力迸发。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面,去年统筹推进光明科学城国际科创中心体制机制改革等19个重点项目,推出改革举措80余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0余项。
2023年6月,全国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为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不久前,《深圳市光明区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抛出了大手笔。比如,“支持世界顶尖科研平台、国际一流高校院所等在光明区设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载体,按相关协议约定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
招商引资方面,去年光明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0个、中国500强项目5个、上市公司项目22个、国企项目10个、专精特新企业23家、国高企业29家。德国西门子、德融宝、莱茵等一批跨国企业,国药、中兵、海尔、美的等央企、龙头企业布局光明。紧盯500强、“国字号”“央字头”、著名跨国企业,招大招强,依然是2024年的招商主旋律。
在发力招商引商之外,光明区也注重安商稳商,推出“光明店小二”服务品牌,创新“园长制”“小分格”等服务举措,深化“拿地即开工”“光明政帮办”“我为企业找市场”等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产业空间保障更有力,去年释放产业用地102公顷。
每一个数字,每一次探路,都是深化改革开放、呵护创新生态的微样本。光明通过“有为政府”前瞻布局创新生态、“有效市场”高效承载创业需求,充分发挥科学赋能产业、产业激发创新的“蝴蝶效应”。
探照未来,光明区正谋划建立一套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彰显科研经济特色、引领产业发展的光明科学城指标体系,聚焦科学浓度指数、科研高度指数、成果转化指数、融合发展指数,为加快推进“三地”建设提供目标指引。
书写时代新答卷之际,也是奋楫再启航之时。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聚光灯”下, 2024年光明“战略规划书”和“行动路线图”愈发清晰。这片实干的热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科学基因” 加速融入城市血液,“科学城IP”引力场越来越强,持续吸引优秀人才、优质企业和创新要素落户。可以预见,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光明,将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为深圳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